尽管有资料显示,我国的家电消费电子产业正在经受着经济全球化的炼狱式考验,甚至许多企业为此关门,但中国家电消费电子大国的地位不仅难以撼动,而且还实现了世界家电产品制造业基地的预言。于是,国际家电的预言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世界家电产品真正进入了中国制造时代。
速度,令世界震惊
近日,在青岛举办了2007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这个目前堪称我国**大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博览会。中国电子商会常务副会长王宁这样说:本届SINOCES 已经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电子产业规模**大、世界影响力**强的一次展会。共吸引了430家参展企业,比上届增长9.7%,展位达到1316个,比上届增长9.1%,观展人数超过8万人次,比上届增长30%;同时,本届博览会以“互联无边界”为主题,超前揭示了3C之间的互联互通已开始突破原有的范围,数字内容将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自由共享,从而吸引了世界消费电子产业链上的众多**企业、管理高层及专家学者。无论从展会策划、布局、运作、管理、服务,还是从参展商、采购商邀请、论坛设计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专业化、国际化特色,SINOCES作为全球消费类电子产业国际交流重要平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美国消费电子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夏培罗对记者说:“参加这一有影响的盛会,亲自来到中国,获得**手的信息,并且和中国人会晤见面,这些都非常重要。我希望自身能够更好地了解到中国经济增长以及未来美好前景背后的原因。”
这一盛会,实际也是中国家电企业每年参与全球化竞争的一次大检验和大盘点,东芝(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研究开发中心所长工学博士雷海涛接受采访时说:“中国家电业的发展速度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令世界震惊”。
雷海涛的这番话绝无恭维之意。日本作为公认的家电王国,其市场苛刻得连欧美的家电名牌都无法立足,但在日本的许多大型商场我们却能发现中国的海尔。其实这并不奇怪,早在2002年1月8日,海尔通过与日本三洋公司竞合的方式成功进入日本市场,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和三洋公司会长井植敏联手创造的这一全新企业合作模式被舆论界称为“亚洲模式”。日本业界权威认为,海尔是**个真正被日本消费者接受的非日本品牌。目前,海尔产品已进入日本大型商场,海尔高质量的产品和个性化的设计受到了日本消费者的喜爱。
中国家电消费电子业的整体壮大让世界家电巨头们不敢小觑。五年前的2002年,世界级的经济观察家像发现新大陆那样,对中国家电的领头羊——海尔的全球扩张发出一声惊叹:站在世界版图前画几个点,你就会大吃一惊地发现,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香港,全球资本市场**发达的所在,都有了海尔撒下的棋子。
这一年,令人钦佩的还不止海尔这一家中国家电企业。据法国《经济日报》报道,中国广东格兰仕集团的微波炉产销规模已经超过了日本夏普、韩国三星等世界级微波炉生产企业。据韩国《贸易日报》报道,中国微波炉巨头格兰仕已经在欧洲市场占领30%以上的份额,并且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于是,作为朝阳产业的中国家电消费电子成了中国制造业的一种象征,甚至有人因此做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世界的加工厂。
是“车间”,不是“工厂”
在谈到“世界加工厂”这一话题时,经济学家项兵说:现在许多人谈中国要做“世界工厂”,其实我们目前只是世界的一个从事低附加值活动为主的车间。同时项兵认为,跻身“世界车间”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世界车间”类型的企业很难做成世界级的企业。
家电消费电子业的发展速度举世公认,中国是世界家电的消费大国也不容置疑,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世界大国是靠“世界车间”成为强国的。事实上看当今中国家电业,虽参与全球化竞争的信心依在,做世界级企业的雄心犹然,但是离世界家电制造业强国还不仅仅是一步之遥。
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是我们**熟悉的家电消费产品,这“四大样”在一定的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家电消费电子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实力和水平。
先说彩电。中国彩电业的竞争主要来自于国内同行业“厮杀”。据统计数字显示,由于彩电行业供应过量,国内原先的200多家彩电生产企业目前只剩下不到10 家,这好比20个人争1个人的饭碗。其次,原来不肯降价的国外竞争对手,如今在中国市场摆开阵势,与国内企业展开了立体交锋。
交锋的突出表现是又一轮丧失理性的价格竞争。除了海信的“中国芯”让国人眼前一亮的荣耀外,许多中国家电企业基本无法顾及研发自己的核心技术,致使整个产业没有建立起立体互补共生的产业链,**终导致成为没有核心竞争力的组装工业。经过了较长时期的过度竞争后,中国家电行业整体上处于微亏与微利并存时期。 “厮杀”,**让中国的彩电企业疲惫不堪。
今年1月至5月,CRT电视、等离子电视和背投电视无论在零售量还是零售额方面,均出现了负增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液晶电视依然持续了自2004年开始的迅猛增长态势:今年1月至5月,中国市场液晶电视的零售量占全部彩电的比例为33.76%,达到了203.4万台,同比增长149.90%;零售额占全部彩电的比例为69.74%,达到了1669181.5万元,同比增长94.48%。
其他三类彩电产品出现负增长,而液晶电视增势依然迅猛的原因主要是厂商的集体发力,在平板电视战略上向液晶电视倾斜。与此同时,液晶电视产品全线布局,满足了消费者对不同尺寸的需求,向上挤占等离子电视和背投电视的市场空间,向下抢夺CRT电视固有领地,令等离子电视、背投电视和CRT电视都在市场份额方面遭遇挑战。
在液晶电视的品牌之战中,国内品牌在销售方面的优势不复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品牌如今开始迅速抬头。今年1月至5月,国外品牌零售量份额达到了 38.97%,而零售份额则超过国内品牌,达到了50.05%。国内品牌在液晶电视市场份额逐渐走低,而国外品牌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三:国外品牌价格调整、液晶电视市场结构向大尺寸转移和国外品牌实施集中优势资源战略。TCL总裁李东生说,“我们仅仅是彩电的大国,绝不是彩电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