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提起对美等多晶硅“双反”可能挽救我国光伏产业

来源:九正建材网 发布日期:2012-07-24 11:51:57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1、我国应对美对华“光伏双反”不力我国在应对美对华“光伏双反”方面,由于

1、我国应对美对华“光伏双反”不力

我国在应对美对华“光伏双反”方面,由于国内众多光伏企业未能形成合力,仍是一盘散沙,数百家光伏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话语权,中国的光伏联盟和协会也只是很松散的存在,并未发挥实际作用。因此,在面临外患时步调不一,应对乏力,难以震慑对手。加上相关部门组织反击也优柔寡断,表现不力,这是导致我国应对美对华“光伏双反”失利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在美国初步裁定后的5月,我国光伏上游的几家多晶硅一线大厂通过行业协会曾联名上书商务部,要求对美国和韩国的多晶硅倾销行为进行“双反调查”,但遭到国内下游多数光伏大厂的反对,导致该申请至今未能形成提案,仍在商议之中。

我国的光伏行业,其话语权在下游企业,这主要是因为下游的组件是出口创汇大户,而上游的多晶硅是替代进口的产品。因此,下游的声音更能影响政府部门的决策。因下游企业的反对,导致我国对美、韩多晶硅“双反调查”一直未能在商务部立案和提起调查。国内光伏产业下游大厂反对我国对美、韩多晶硅倾销行为进行“双反调查”,显然是仅考虑局部和短期利益,而未从全局和长远考虑的短视行为。

2、提起对美等多晶硅“双反”可能挽救我国光伏产业

目前,国内的组件商担心,把美国的多晶硅产品挡在国门之外,将可能引起国内原料供应短缺,导致价格攀升,增加企业生产成本,也担忧国内一线厂商哄抬价格,形成价格垄断,到时难免陷入另一个泥潭。其实这种忧虑是多余的,我国已在2011年成为全球多晶硅**生产大国,江苏中能等四家企业名列全球前十强,2012年我国的多晶硅有效产能将在17万吨左右,正常情况下可达到10万吨以上的产量,基本上可满足国内光伏企业70-80%以上的原料供应,加上德国、日本等一部分多晶硅供应,我国对美实行多晶硅“双反”后,并不会影响我国光伏下游的原料供应,任何国内多晶硅公司也不可能形成对多晶硅的垄断。

另外,国内多晶硅价格能恢复到我国多晶硅正常的成本价35-40美元/公斤左右,也根本不可能出现大规模提价和价格垄断现象。这样的合理价格,既挽救了我国幼稚的多晶硅产业,也挽救了我国光伏产业的下游公司。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我国光伏产业的库存已达到了历史**高,据digitimesresearch研究报告:现在受业内人士关注的问题是2012年**季度我国光伏企业的库存价值首次超越销售额。2011年第四季度,库存价值为企业销售额的75%,而2012**季度这一比例就飙升至106%,达到了历史**高。库存量过高将影响企业的可利用现金,而库存价值缩减也将隐性侵蚀公司利润。如果降低库存量意味着将以低价格销售产品,这很可能将引发市场进一步动荡。如果适当提高国内多晶硅的价格,同时适当提高我国光伏产品的出口价格,这样,一方面提高了我国光伏产品库存的价值,减少了我国光伏产业的亏损,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国外光伏公司的价格压力,也减小了欧盟对华提起光伏“双反”的可能性,所以说这既挽救了我国幼稚的多晶硅产业,也挽救了我国光伏产业的下游公司,更确切的说是挽救了在全球具有竞争力的我国整个光伏产业,更大的说是挽救了中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3、我国反击不力可能的严重后果

目前,美国一方面以双反的名义打压我国光伏产业下游组件商,另一方面却积极地用大量财政补贴促使本国的多晶硅公司低价倾销我国。美国是多晶硅生产大国,留在国内使用的不足3%,2011年美国出口中国多晶硅达到了17476吨,一直保持着40%以上的年增长率。2012年美国多晶硅对华低价倾销的势头仍然不减,仍采取疯狂的低价倾销政策,直接导致我国90%以上的多晶硅公司陷入停产,除保利协鑫保持有较高的产能外(据了解目前也已停止部分多晶硅产能),国内技术和规模处于第二的多晶硅公司也已全部停产,我国其他少数仍保持多晶硅生产的公司也是象征性的小部分维持生产,也都是在亏本在生产。目前,国际多晶硅价格已降到20美元/公斤,如果美国和韩国进一步压低多晶硅的销售价格到19美元/公斤以下,我国多晶硅的**公司保利协鑫能否保持多晶硅生产,也将面临考验,届时有可能我国多晶硅产业全军覆没,这种可能不是没有,是完全有可能的。一是因为美国政府对大型多晶硅公司有政府资金补贴和电力的优惠政策;其次是美国的老牌多晶硅公司,在前几年多晶硅高价格时期,已把建设多晶硅工厂的设备折旧费收回;另外,这些老牌多晶硅公司是大型化工联合体,可通过其他部分的资金补贴多晶硅的亏损。他们低价倾销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要搞垮我国刚发展起来的幼稚的多晶硅产业!

曾记否:在2006-2008年,外资曾在多晶硅价格上实施垄断,价格曾一度高达350-500美元/公斤,获得十几倍的高额利润,而今他们的利润赚足了,我国的多晶硅产业也刚刚发展和崛起,在多晶硅产能扩大以后,他们就借机反手打压多晶硅价格,以低于成本价的20美元/公斤左右倾销多晶硅到我国,现在我国多晶硅**老大保利协鑫也受到了威胁,如让这些外资多晶硅巨头用价格战挤垮了我国多晶硅公司,难免会重回到原料受制于外资的时代,那些国内光伏下游公司担心我国多晶硅公司垄断价格的事情,可能会真正的以外资多晶硅巨头垄断的局面出现。

如果我国不能形成对美多晶硅进行有效回击,欧盟发现我国光伏产业的松散、软弱、无力和政府的优柔寡断,欧盟势必效仿美国,对我国光伏产业发起全面的“双反调查”。

一旦欧盟对华光伏“双反调查”成功,也对我国光伏行业采取高税率的惩罚性措施,我国光伏行业将遭受惨重损失。因为欧盟的光伏市场是我国光伏产业的生命线,欧盟的光伏市场占我国光伏产业50%以上的市场份额。全球其他的光伏市场,虽然南美市场兴起,但当地经济比较落后,短时间内将无重大起色;日本市场虽发展较快,但有大量本土企业竞争,也难以打开出路;而其他如印度等所谓新兴市场,其发展速度还暂时有限,所能得到的市场份额也不大;因此,我国光伏行业只能全面回缩,集中到本土市场进行拼杀,而根据国家“十二五”计划,我国到2015年的累积安装量虽将达到21GW,但对于我国光伏产业目前有约40GW/年的产能,仍将无法消化我国光伏产业过剩的巨大产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将倒闭,一些资金链紧张的巨头也难免陷入破产。届时,我国光伏产业将面临空前危机,中小企业倒闭是自然的,而国内一线大企业实力不相上下,彼此之间也无法收购、重组,半数以上也都将陷入破产困境。届时,我国光伏产业倒闭的就不仅是上游的多晶硅公司了,光伏产业的下游硅片、电池、组件企业都将步多晶硅公司倒闭的后尘,纷纷倒闭和破产,死亡将是惨不忍睹的一大片,中国光伏产业就成为“光伏惨业”了!这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未能成功阻止欧盟效仿美国对我国光伏产业发起的“双反调查”,我国光伏产业就必然会是这样的结果。

4、欧盟即将对我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

**近,有消息报道:欧盟已准备近期对我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欧盟委员会已在内部开始对此事进行通气会,当地一些律师也已获知,“欧盟的双反调查预计会在7月底宣布。”

对于我国的光伏产业,与美国作为非主流市场不同的是,欧盟市场培育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崛起与辉煌,至今欧盟仍占我国光伏企业50%以上的出口市场。若失去欧盟市场,国内至少有六七成企业倒闭,其中不乏大企业也会倒闭。阻止欧盟对华提起光伏“双反调查”,已是我国光伏产业的背水一战,已被逼上守无可守、退无可退的绝境,我国光伏产业联盟、协会和有关政府部门应立即协调一致地采取相关措施,防止欧盟对华提起光伏“双反调查”,一旦欧盟对华提起光伏“双反调查”,也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把损失和影响争取降低到**小程度。

5、在欧盟还在犹豫之际应尽快采取相应措施

欧盟对华光伏“双反调查”的态度也曾几经变化。在今年2月底,SolarWorld公司在美国成功提起调查之后,又在总部德国提起对华光伏“双反调查”,建议欧盟对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惩罚性的制裁。据了解,**初这个提议只得到了德国环境部的支持,而在欧盟内部却引发了多番争议。欧盟的光伏安装商认为:“如果把中国的产品拒之门外,实际上将增加至少20%的安装成本,这会严重影响到安装商的利益。”与前两年光伏行业的高利润相比,从2011年至今,利润已一再缩水,而当地政府的财政补贴也已下调到了极限,若此时全部使用高价的本地产品,对安装商而言基本无钱可赚,这将影响整个欧盟的光伏发电普及计划。因此,该对华光伏“双反调查”受到了欧盟可能受此影响的有关力量的反对与阻止。

在是否对华光伏提起“双反调查”争议声中,欧盟本土的光伏组件商在处在行业低谷中,经营惨淡。其中德国**大厂Q-Cells公司在4月申请破产倒闭,而更多的中小企业也出现倒闭潮,欧盟开始逐渐重视这些破产的企业,而当地的企业也开始把责任归结为我国廉价商品的冲击,认为我国企业领着政府的高额补贴的倾销所致,而实际上,中国出口海外的光伏产品从未领过一分钱的政府补贴,之所以低价出口,也是由于市场低迷的形势所迫,出于竞争的行为。其实,SolarWorld等几家公司破产的原因,一方面是欧盟各国光伏补贴的大幅度压缩,导致光伏市场的萎缩;另一方面,是其破产公司本身的设备落后、劳动力高昂、售后服务差等多种原因。

目前,在美国对华光伏双反调查的初裁结果对中国企业成功征收31%-250%的高税后,成功地阻止了我国的光伏产品进入美国,这刺激了欧盟。而在此过程中,我国企业除了组织律师团应对之外,并无任何反制措施。我国多晶硅公司联合提出的对美多晶硅倾销的“双反调查”也因意见不统一而至今搁浅。这似乎让欧盟感觉到,中国光伏行业是一盘散沙,不统一、不团结,以及有关部门的优柔寡断,发现中国是个软柿子,毫无还手之力。

我国光伏产业和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的种种表现,让欧盟整个态度在6月份发生大变,已开始着手准备对华光伏提起“双反调查”。而鉴于我国光伏企业应对美国对华光伏“双反调查”的表现,可想而知,对付欧盟对华光伏提起的“双反调查”,也可能重蹈覆辙,可能不会有什么表现。

6、希望我国光伏产业联盟、协会和有关政府部门强力出手

目前我国光伏行业的混乱和不团结状况,的确让人忧心忡忡。在美国5月23日作出反倾销初裁之后,6月份,光伏组件价格不升反降,组件价格从初裁的每瓦0.9美元,已跌至每瓦0.75美元,目前的价格更是低于该价格,其中电池片和硅片的价格也在持续下跌。我国许多光伏企业已在倒闭边缘,显然有些饥不择食了。在美国市场关闭在即,欧洲还有一些市场,他们抓住**后一点时机,低价消化库存,至于是否给整个行业带来危机已不在考虑的范围了。我国的许多光伏企业一方面是继续竞相杀价,另一方面则是自己继续大幅度的亏损,这些行为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样,既使自己亏损严重,大伤元气,也给美国人留下了更多的低价倾销的证据,为他们**后加重裁决作依据。另外,也为欧洲即将对华提起的光伏“双反调查”提供了口实和证据。

希望我国光伏产业联盟、协会与政府有关部门协调,联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一方面,以我国光伏产业联盟和协会的名义,制定具有一定约束力的行业规定,禁止国内部分光伏公司不顾大局的搅局现象,要求联盟和协会成员不能低于成本价销售产品,这既保护了行业的整体利益和声誉,也不给国外光伏“双反调查”提供口实和证据,同时,也保护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另一方面,目前**重要的是我国光伏产业上下游必须团结起来,光伏产业联盟和协会应尽快统一口径,发起对美多晶硅低价倾销的“双反调查”,可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既回敬了美国对华光伏“双反调查”以颜色,同时,也可起到对欧盟可能对我国提起光伏“双反调查”的警示和阻止作用。可能化解欧盟对我国提起的光伏“双反调查”。面对节节失利的国际贸易争端,我国只能选择以牙还牙的措施,才能有力的保护自己的利益。

推荐阅读

更多>>

光伏产业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5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