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家具行业开始大力拓展内销,短短3年内,家具内销渠道就从一线城市下降到二线城市,甚至是三四线城市,其下沉速度令人惊叹。有鉴于欧债危机导致欧美经济继续萧条,出口将不断萎缩,今年中国将经济增速调低到了7.5%。
这就意味着,今年中国将会更加大力拉动内需。那么,在此背景下,家居饰品内销渠道又将如何下沉呢?业内有关人士认为,在这一波拓展内销市场的浪潮中,家居饰品销售渠道也将完全从一线城市下沉到二、三线城市。
内地与沿海收入差距缩小力促家饰内销增长
中国现代家居饰品消费**早是从深圳、广州、上海等沿海地区开始的,这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使沿海城市**先具备了家居饰品消费的经济基础。此后,随着内地省会城市经济的发展,家居饰品消费也开始在内地部分城市兴起。
二、三线城市将成家居饰品内销新市场
近年来,在沿海许多产业不断向内地转移的助力下,内地与沿海居民的收入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据深圳市大唐亿居饰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卫曦介绍,近年来,随着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内地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的家居饰品消费正在呈现上升的势头,不光是中部地区如此,一些西部地区省会城市的家居饰品消费也开始兴起,比如四川省成都市,目前家居饰品消费已呈现出兴旺的景象。
二三线城市与一线城市差距缩小促渠道下沉
在家居饰品销售渠道从沿海一线城市向内地省会等二线城市延伸的同时,内地一些地级市等三线城市的家居饰品消费也已同样开始启动,这同样得益于二、三线城市的收入水平在不断和一线城市缩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国内一、二线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近些年已不断缩小。
据国家统计局对35个大中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调查显示,2002年,深圳、广州、上海、宁波、北京等排在前五位城市的居民年人均收入平均数与位列后五位的西宁、兰州、银川、长春、呼和浩特等城市的居民人均年收入平均数之比从上一年的2.37:1下降到2.19:1。
2009年,国内某权威调查机构的在线调查显示,21.6%的人认为二、三线城市比一线城市经济发展更快,23.9%的人认为许多行业的大品牌已开始进驻二、三线城市。
据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中国合作伙伴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有关人士介绍,由于国内一线城市购买力相对饱和以及二、三线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许多国外投资公司纷纷将未来的投资重点转移到国内一些消费潜力巨大的二、三线城市。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一些**家电品牌就将销售渠道下沉到了内地的地级市,并**先分到了地级市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到2005年前后,四川的一些家具品牌开始在地级市建立销售渠道;尝到甜头后不久,这些四川家具品牌又开始将销售渠道下沉到县城。而反应比较迟钝的沿海家具品牌,则直到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才开始拓展二、三线城市市场。
家居饰品的刚性需求远没有家具那样强烈,但面对二、三线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家饰品牌也不甘示弱。
据深圳市富丽铭家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木华介绍,2009年3月,富丽铭家饰品牌“莎梦丽”正式启动中国区的加盟业务,到2011年底,“莎梦丽”家饰生活馆中国区的直营及加盟店铺已超过120家,其中有一半以上分布在内地的地级市。
中国家饰俱乐部会长、深圳市大名堂家居饰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文波说,中国家饰俱乐部目前的“试验店铺”基本都选在二、三线城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二、三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收入差距正在快速缩小,而且对于二线城市来说,饰品市场十分匮乏,饰品消费的理念也落后于一线城市,抢先进驻除了能**早获得市场,还能以先入为主之势,形成自己的品牌影响力。
据广州万菱家居饰品广场总经理蔡君鸿透露,去年,一个经销商在广西南宁某楼盘集聚区租了800平方米的店面做展示,**天就有20万元进账,可见二三线城市的潜力是很大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二、三线城市即将成为家居饰品内销的新兴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