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资讯

虚标能效等级已经成为家电行业的潜规则

来源:制冷快报 发布日期:2012-06-18 07:32:00 查看次数:
【九正建材网】 家电行业专家刘步尘表示,虚标已成为家电行业的潜规则,企业从中得到了好处,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效果。而且这种虚张声势的情况不仅仅是在“能效标识”领域出现,很多指标都存在虚假。

“虚标能效等级”已经成为家电行业的潜规则。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家电产品机身上贴着的“中国能效标识”存在水分,一些企业为分一杯羹,不惜在能效标识上造假。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家电行业普遍存在技术参数虚标问题,除虚标能效等级外,家电产品的噪音、容积、冷冻能力、耗电量等指标,都成为部分企业“吸金”的假面具。

家电行业专家刘步尘表示,虚标已成为家电行业的潜规则,企业从中得到了好处,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效果。而且这种虚张声势的情况不仅仅是在“能效标识”领域出现,很多指标都存在虚假。举例说,很多消费者买的电视屏幕规格,标的是42英寸,可能实际达不到;买的6公斤的洗衣机,实际却是5.5公斤;买的200立升的冰箱,能有190立升就不错了。这种情况非常多,已经成为行业的潜规则了。

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中国能效标识制度正式建立。从2005年3月起,国家相继对空调、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电磁炉等产品正式实施了能效标识制度。旨在鼓励家电企业生产更多的低能耗产品,并帮助有意购买的消费者快速鉴别此类产品。

 
虚标能效等级已经成为家电行业的潜规则

2009年6月1日,国家正式在空调行业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对达到定频空调能效比标准1、2级的空调实施300元~850元的财政补贴销售。到今年3月1日,包括电磁炉、电热水器在内的21类产品都将被强制纳入能效标识管理办法范围之内。

这一政策的出台,使能效标识不再只是企业为获取消费者青睐的宣传噱头,变成能给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标识。据财政部统计,截至2010年4月底,“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已发放财政补贴资金70多亿元。

政策对高效节能空调市场的撬动作用立竿见影。2004-2008年,我国能效等级为1、2级的高效节能空调市场份额一直徘徊在5%左右,70%以上为不节能的5级空调。到2010年5月,一二级节能空调的比例迅速攀升到80%以上。

不过,这些穿着“高效节能”外衣的空调,未必真的节能。**近两年,上海、北京、江苏、山东、山西等地的质监局均先后发布质量检测报告,通报部分企业的能效标识造假。

**近,上海质监局还发布一项对2011年上海家用电冰箱产品质量抽检检测报告,包括格兰仕、华生、BEKO在内的5批次品牌产品,由于在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能源效率等级”项目中不合格,被判定为质量问题严重。

海信北京发言人杨宏民认为造假的情况远比大家想象的严重。“不仅仅是小企业,有一些入流的企业也会这么干,甚至有些企业的做法非常过分。比如6A冰箱,冰箱的能效指数、噪声、负载温度回升、冷冻能力、冷却速度、冷藏食品储存质量6项主要性能指标分为A、B、C、D四个等级。如果一台冰箱这6项指标全部达到了A级,这种冰箱才能称为“6A冰箱”。但有些企业,明明达不到,也给自己贴上‘6A’的牌子。”

“还有一些企业更过分,冰箱的容积明明标的210立升,结果200立升都达不到。这跟商人卖东西,没给够秤有什么不一样?做法非常低级,而且欺诈成分非常露骨。”杨宏民称,除此之外,白电产品的其他指标,比如噪音、冷冻能力、冷冻速度、耗电量、能效等级等指标,都有企业造假。“还有一些企业宣传期产品能够去除异味、消灭病菌、乙烯等类似的化学气体,但是不是真能在实际使用中达到企业承诺的效果,都要打问号。”

各地质检机构屡次查处,行业内部也怨声载道,那是什么原因让“虚标”屡禁不止?家电业内人士梁振鹏称,“虚标”背后巨额利润是问题关键。“家电制造企业对于产品高溢价的追求,是企业去虚标能效等级的动力。”

“虚标”情况并不是白电企业的专利。近年来,国内家电产品在能效标识上接连上演“乌龙”,从小家电到白电、黑电,几乎涉及整个家电领域。

发表评论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5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