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场审核”不严 给钱就让进场卖 “抽检”状况混乱 产品质量没保障———
你知道眼前的家具建材产品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吗?知道表面光鲜的品牌背后,是否隐藏着“脏乱差”的工厂吗?知道满脸笑容的卖家会否履行售后承诺吗?这些你都知道吗?
实际上,在这个信息不对等的时代,消费者想通过自我努力,避免“货不对板”与“售后障碍”几乎不可能。于是谨慎的消费者觉得,到大家居卖场购买,还能放心一点。
上周,有关今日家居“消失”一事闹得沸沸扬扬,而眼下因为市场不好,品牌撤店的情况时有发生,曾有今日家居驻店的居然之家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如果该品牌及其北京经销商不再履行售后义务,居然将对产品负责到底。
“今日家居消失”是偶发事件,但也是市场优胜劣汰加速的前兆。此事的出现引发了大家对于“家居行业责任制”的思考。在品牌生死存亡动荡期,到哪里购买家居产品更放心?卖场对进驻品牌该不该把关?把什么关?一旦出现问题是否所有卖场都能够对产品负责到底?
本期我们将走访的过程采集下来,帮消费者掌握家居消费的方向。
家居城 该替消费者把什么关
有家具品牌导购称:
有的家居城不做“入场审核” 有钱就能进场卖
“买家具也得挑地儿,不是所有卖场都对入驻品牌严格要求的。比如同样的品牌在不同卖场都有店的时候,就能感觉到,有些卖场的入场审核就不严,有没有环保合格证书无所谓,只要有钱就能进。”上周,笔者在走访家居卖场时,松果儿童家具居然之家北四环店的导购,无意间向笔者透露了以上信息,这位导购直言:“我们家现在已经不进集美了,那里对牌子和质量把关不严,我们愿意在更规范的环境里。”
消费者都觉得,在家居卖场消费,有双保险,产品质量或者服务有问题了,就算品牌不愿意管,卖场还能把道关,图的就是更安心。但如今,伴随一些问题产品和问题服务的出现,消费者对于聚集了上百个品牌的家具建材卖场,也心存担忧。上述导购人员的说法未必准确,但这聊天中透露的内容让消费者产生了更多联想:卖场是否履行了严格把关的责任?选择入场商户时设了哪些门槛?是否对商家背景进行考察?会否定期对进场品牌产品进行抽查?出现售后纠纷能否帮消费者讨公道?
本报实地探访
某些家居城“产品抽检”状况混乱
上周末,带着“家居城的准入门槛与中期监控是否严谨”这一问题,本报对京城部分主流卖场进行了走访。“入场审核与产品抽检状况混乱”对于笔者经过走访得出的这一结果,部分消费者表示:没想到,很担心。
走访中,集美家居大红门店中各品牌一线导购对于卖场的“前期审核与中期监管”说法不一,有些甚至前后矛盾。比如,红苹果家具导购称,没听说卖场会对入场品牌和产品进行抽检;四海实木家具导购表示,卖场会对部分品牌的产品进行检验,但商户太多,有时一年也轮不到一次;优美家家具集美大红门店的导购张小姐虽然向笔者出示了检测报告,但报告上的送检地点却写着“居然之家北四环店”。在笔者追问下,张小姐表示,抽检次数其实没什么保证,另外,“抽检”变为“送检”也是常事。
本美·家实木家具销售人员表示,卖场偶尔会对产品进行抽检,但该导购却迟迟无法拿出任何检测合格报告。随后他又告诉笔者,卖场有时也让厂家自己送检后把合格证书交上去,但由于管理不严,也就没几家严格遵守;而主营办公家具的万成家具驻店销售则向笔者表示,没见集美家居抽检过谁家的产品,不过工商局的倒是来卖场抽检过产品。
消费者疑虑
家居城对进场商家的“把关流程”有哪些?
“我还是倾向于在主流家居城买家具,但对于他们如何把关进场商家一事的确一无所知。”走访中,消费者陈先生向笔者表示,自己对于卖场的“后期操作”很感兴趣,这些信息的公开化将有利于自己选择购买地点。
对此疑问,居然之家副总裁任成给出解答。她表示,居然之家对于申请入场的品牌会把好三道关:一是,要有省/市级认证机构出示的产品合格证书;二是,对产品性能与质量进行二次审查;三是,对品牌背景、生产工厂、服务能力与全国销售布局等进行实地考察。任成直言,在这一系列审核中第三项尤为重要,因为有时表面的光鲜背后,可能隐藏着各种问题。而一个品牌能否兑现承诺,将售后服务进行到底的答案,往往也藏于第三项审核中。
而居然之家某内部职员也告诉笔者,卖场严格执行的“三项审核”看上去有些模式化,但每年都能帮消费者过滤掉不少想滥竽充数的品牌。
出现问题若商家不管 家居城能帮什么忙?
“现在市场不好,倒闭、撤店、消失的情况可能越来越多。如果商家发生以上情况,对售后问题不管不顾了,家居城到底能帮上什么忙?”消费者温小姐对这个环节感兴趣。对此,蓝景丽家家居广场总经理尹勃直言,作为“中间人”,卖场**会协助买卖双方和平解决问题;如商家抵赖,卖场会强制厂家解决问题;如厂家仍不服从,卖场方面将先履行退换货承诺,再找厂家问责。
居然之家任成也认同这种做法,并表示作为东道主,卖场的责任有时比商家更重,但让消费者放心购物的大方向,却不会动摇。其实,市场处于动荡期的时候,也是对卖场的一种考验。文/王思菲
卖场对入驻商户产品的定期抽检,可帮消费者把关质量
家居城对驻店品牌环保问题的监督势在必行,且不应松懈,这直接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
【观点】
家居城分五步把关
为让消费者买得踏实
——居然之家副总裁 任成
北京的家居卖场只多不少,但能做到前期慎选入场品牌,中期严控产品质量,后期先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卖场却不多。若想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放心、安心、舒心” 的购物平台,卖场又该从何处入手呢?对此,居然之家副总裁任成表示,入场前的严格审核,入场后的明码实价,合同信用管理办公室,送货安装“零延迟”服务,以及“先行赔付”承诺,是居然之家的“五步把关守则”。对这五项内容的严格执行,一方面将部分滥竽充数,毫无“御寒”能力的厂家挡在门外,另一方面也等于帮消费者优化了品牌,降低了购买风险。
家居城内应设专职管理部门
——城外诚家居广场总经理 刘长河
选择在哪个家居卖场消费前,你不妨问一问,该卖场内有没有设置相关职能部门,专帮消费者把关入场商家状况。城外诚家居广场总经理刘长河告诉笔者,为了了解与记录商户的资质与企业状况,城外诚专门设置了“信用管理办公室”,这个类似于“档案室”的地方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所需的品牌信息;而为了监督卖场内产品的质量与环保问题,国家家具质量检测站在城外诚有长期驻场人员,并会对产品进行定期抽检。刘长河表示,从无序竞争、到规范经营,再到行为自律,如今家居企业与卖场的责任感提升了不少。
家居城应对消费者“负全责”
——蓝景丽家家居广场总经理 尹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倒闭、撤店、跑路等事已然不再是天方夜谭,甚至时有发生。消费者处于被动状态,面对诸如此类的突发状况往往只能成为“受害者”。因此,蓝景丽家家居广场总经理尹勃表示,在这个信息不对等的时代,作为地主或东家的卖场,必须承担起“全责”,做消费者坚强的后盾。尹勃认为,除了拿出更优质的产品、给出更实惠的价格、提供更体贴的服务之外,家居卖场今后还应加强面对突发状况的应对能力,以及兑现“负责到底”承诺的效率,让消费者安心。文/王思菲
【发现】
京城家居卖场
有的扩张 有的缩水
城外诚家居广场经过1年多的改造与扩张,基本完成了“大卖场+独立店+网购线下店”模式的创新。而提供免费茶点的休闲区,提供图书借阅的知识区,以及提供游戏玩乐的娱乐区,则令城外诚今年“被认可”指数飙升。
而笔者上周走访时看到,重装开业的集美家居大红门店为“涨”反“缩”。原本的欧美家具展厅和建材展厅大面积缩水,而大中电器与北京皮革城,反而占据了集美的大半个江山。“集美以后到底是要卖家具,还是要转卖皮革啊?”走访中,笔者听到有消费者提出质疑。而集美大红门店某建材品牌负责人还向笔者透露,面积虽然缩水了,但建材厅部分展位的租金反而上涨了。
其实,面对动荡的市场现状,卖场寻求生路的做法各不相同。消费者只要在采购时,选择更专业、更具责任感的卖场即可。文/王思菲
【质疑】
卖场把关商家
谁来把关卖场
众所周知,卖场有义务对入场商家进行把关,但对于聚集了国内外众多品牌的家居卖场,又由谁来把关呢?对此,居然之家与城外诚家居广场方面均表示,国家相关职能部门会对卖场进行审核与检查。其中,工商局和安监局负责盯质量,物价局和发改委负责盯价格,安监局还负责盯物业管理,工商部门和消费者协会则负责管理违法销售问题。由此可见,有正规资质的卖场想滥竽充数,并不容易。 不过,家居行业内人士也直言,虽然国家相关部门会对卖场进行一定程度的监管,但对于“家居卖场”有针对性的管理却不多,尚有待加强。比如,聚集众多家具建材产品的卖场,室内环境是否存在污染;每次疯狂折扣的真实程度;卖场是否对进驻品牌进行严格审核;以及出现问题卖场能否**时间协助消费者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