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我国陶瓷工业飞速发展,产量连年增长,出口量不断增多,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大的陶瓷生产国、出口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卫生陶瓷的产量已达 1.77 亿件,占世界产量的40%,出口量5420万件,占产量的30%;日用陶瓷产量已达到271亿件,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7%;陶瓷砖产量达78亿平米,占世界产量的70%。但是我们再看看售价,2010年,卫生瓷出口平均单价为14.39美元,而进口平均单价为94.66美元,出口价格仅为进口价的1/6;日用瓷单件出口均价为34.62美分,而进口日用瓷单价高达4.90美元,出口价格仅为进口价的1/10;陶瓷砖出口平均单价仅为4.53美元/平米,而进口平均单价为18.45美元/平米,出口价仅相当于进口价的1/4。其它的陶瓷品种和其它行业的产品也有类似情况。
生产量大,出口量大,但出口卖价低,这是我们陶瓷行业面临的现实,也是我国出口产品存在的普遍现象。为什么我们的产品出口售价低?有些人往往认为我们的产品质量不行。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我们的产品质量果真不行吗?非全是也。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陶瓷产品的质量普遍提高,达到了一定的质量水准。否则,国外客商不会到我们这里来加工定货,来定货证明我们的产品满足其质量标准要求。
揭秘!为何我国陶瓷产品出口售价低?
尽管我们的产品质量还行,达到客户标准,但质量还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我们有些陶瓷企业的产品质量不稳定,优等品率还较低。按照客商定货质量标准要求,初次出窑优等品率仅有50%左右(仅有50%能满足客商走货优等品质量标准要求)。但企业采取一定的措施,通过重烧处理后可达到80%左右;或者通过多上线(摊),增加产量,能按时满足走货要求。
我们消耗掉大量的资源、能源,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产生大量的废弃物,换来的是产品售价低。同时,由于出口产品价格低,又频频遭到世界多个国家的反倾销制裁。近期,欧盟对我国出口的陶瓷产品征收**高达69.7%的反倾销税,执行期到2016年。此前,阿根廷、韩国、秘鲁等国也对我国陶瓷产品征收了不同税率的反倾销税。笔者有时冥思苦想不得其解。
我们出口产品价格低,本来有利于出口目的地国家人民的生活,但却遭受反倾销的指控。为什么我们不提高产品的出口售价呢?生产厂家怕提高价格导致销售不畅,怕丢掉了市场。其实,客商或中间商是不怕价格低的,这样他们获利才多。而对陶瓷出口目的地国家,作出反倾销调查,是为了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这真是令人很纠结的事情。
我国陶瓷产品出口售价低,概而言之,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 、国内陶瓷企业多,市场竞争激烈,为了争夺有限的出口市场资源,竟相压低价格,导致整个行业出口产品售价低。
2 、多数企业没有品牌,或者品牌的**度、美誉度低,故品牌价值低,市场占有率低。缺少**品牌,尤其是国际**品牌,直接导致产品售价低。
3、一些企业的产品设计水平差,整体配套水平低,釉面质量、规整度欠佳,导致产品质量档次水平低,只能进入中低档市场,这决定了售价低;
4、多年来做OEM加工,没有掌控终端市场,也就没有定价话语权。按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的6+1(产业链)理论所言,国内一些赚取可怜血汗钱的 OEM代工企业仅占据了产业链的“1”,就是说处于利润**低端的“生产制造”;而处于整个产业链利润高端的“6”,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则由外国(大公司)客商掌控。也就是说,外国(大公司)客商掌握着利润的大头,掌控着上下产业链,掌控着产品的价格。
5、世界上一些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的歧视性态度由来已久。许多年前,外国人就认为中国生产的产品为低档、摆地摊产品。这就从潜意识上决定了你的产品价格低。
如何提高我国陶瓷产品的售价?这是每一个业内人士所关心的问题。我们应冷静下来进行认真反思。实际上,按正常的产品价格构成(定价)理论,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利润=价格。但“决定商品价格的往往不是其成本,而是其价值”。从而看出价值在决定价格方面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首要的工作是加强品牌建设,全力打造**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其次是搞好产品设计,提高产品品质,做好配套服务,提供品种齐全的产品。掌控从产品设计到终端销售的各个环节,向处于产业链高端的“6”进发。再次是按照国家陶瓷行业“十二五”规划要求,发展“三高两自”(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文化艺术性、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企业,着力加强技术创新工作,搞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到那时,我们的产品才有提价的可能和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