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和国际工程项目是指境外大型成套工程项目的国际公开招标、邀标和议标项目,内容包括设备供货、设计、安装调试、施工建设和售后服务等。
大型成套工程行业主要包括船舶、航空航天、电力、电信、建材、轨道交通、冶金、石化、轻工等成套工程行业。
成套项目特点
与一般性机电产品出口相比,成套项目具有以下几个不同特点:一是经济价值突出。一般而言,成套设备项目合同额大、产业链长、利润率较高。更重要的是,这些项目都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类项目和资本性项目,是我国少数能与国际跨国公司正面交锋的领域,也是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重要载体。二是国际竞争力欠火候。虽然个别行业(如通讯行业)已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但在电力、铁路和建材等行业,我国企业“走出去”还处于起步和成长阶段,与通用电器 (GE)、西门子、三菱、阿尔斯通等**跨国巨头相比,企业的技术水平依然有一定的差距。三是汇率波动等风险特别大。成套项目的开发周期、建设周期和还款周期都很长,一般而言,从跟踪项目到合同签约的时间约1~2年;工程建设及安装调试需要2~4年;收汇周期大约为3~10年,有的长达15年。一旦汇率升值幅度较大,企业和利润就可能被吃掉,甚至可能导致巨额亏损。
总体看,2010年,我国成套工程企业化金融危机为发展机遇,带资创造外需,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行业签约和出口势头良好。
对外签约和出口情况
从新签合同规模看,据机电商会统计,2010年1月~12月,电力、电信、建材、轨道交通、冶金、石化、轻工、船舶和航空航天等9个重点成套行业合计签约额约1100亿美元,同比增长30%。
从地区分布看,亚洲依旧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市场,新签合同额约600亿美元,占全部新签合同的一半以上;在南美市场签约额达到了近200亿美元,占比达到15%;非洲地区签约160亿美元,占比14%。
从海关出口情况看,2010年1月~12月,前130家重点成套工程企业的机电产品出口额为469.76亿美元,同比增长5.8%。
行业“调结构”成效明显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逐渐加快,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电站领域,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已成为海外项目的主力机组。目前,30万千瓦机组在手订单近80台,60万千瓦机组在手订单近百台。在铁路领域,得益于高速铁路核心领域的机车、客车和动车组技术以及线上电气和通号等技术装备在国内的成熟应用,目前高速铁路项目的海外订单正逐年增加。在水泥装备领域,日产5000吨水泥生产线已实现批量出口,设备国产化率已达到 90%~95%。在船舶领域,我国企业在承接油船方面的国际竞争力正在增强。8月,我国船舶承接订单创金融危机以来月度接单新高,特别是油轮承接量高达 248万吨。
逐步进入高附加值环节。工业性项目的运营管理环节利润水平高,利润率可达15%以上,一直为西方跨国公司牢牢掌握。随着国外业主对国内技术、管理水平的认可,我国企业开始逐步进入电信、电力和水泥生产线的运营管理领域。
中高端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在电信领域,除北美市场贸易壁垒难以突破外,我国电信设备已基本进入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市场。在电站领域,我国企业不但已在亚洲和非洲等新兴市场站稳脚跟,更已逐步进入中东、南美、大洋洲和欧洲等长期由欧美企业垄断的中高端市场。在水泥装备领域,2010年5月,中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与土耳其EREN集团签订了总值7.8亿美元的两条日产1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协议。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欧洲**大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在铁路装备领域,2010年9月1日,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在澳大利亚正式签署了合同总额超亿元的6台交流传动内燃机车供货合同。这是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采用交流传动技术的内燃机车首次走出国门。
新兴领域不断涌现。在风电和光伏电站领域,2009年至今,我企业在跟踪的美国、巴西和智利等国的项目规模可观,一些项目已成功签约。
带动国内技术标准走出去。在电信领域,通信标准长期为国外通信巨头垄断的局面已经打破,在第三代移动通信、光通信、数据通信等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由中国企业制定或参与制定的标准。中兴和华为两家企业所申请的专利已超过6万件,包括大量覆盖通信产业国内外技术标准的基础专利和覆盖多项通信产业重要关键技术的核心专利。
在水泥装备领域,中材国际在海外实施的大部分项目,都使用了国内技术、设备和标准,得到国外同行的尊重和业主的高度认可。
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我国成套企业在不断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把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研发、生产制造和企业内外产业链等面向市场竞争的所有资源和要素有效整合起来,并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在电信领域,华为和中兴通讯在全球电信市场的位次已跃居前五名。在水泥装备领域,中材国际近两年全球市场份额(不含中国)都在40%左右,已超越丹麦史密斯公司,跃居全球**。
内外压力下 市场潜力依然巨大
市场潜力巨大。总体上看,尽管欧元区国家经济波动可能对电信等行业产生一些不确定性,但总体上看,在全球市场,尤其是亚洲和非洲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对电力、电信、水泥、油气等基础设施领域产品和服务需求仍然巨大,我国成套企业未来数年的发展空间可以得到充分保证。在水泥装备行业,我国企业正跟踪的日产 5000吨(含)以上的水泥生产线金额超过100亿美元。
主要的不确定因素。多数企业认为,虽然今年外部订单有所增长,但是面临的不利因素较去年更多。企业反映**多的问题是: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企业普遍担心,汇率升值幅度过大、节奏太快,不仅会造成已签约项目的汇损,更为重要的将削弱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银行流动性趋紧,利率高企。因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推动,国内银行体系的美元流动性日趋紧张,甚至面临无外汇可贷的局面,而外汇紧缺又使得贷款利率居高不下,提高了企业融资成本。
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项目执行周期长,不可预见因素多,企业对能源、原材料等价格上涨十分敏感。生产要素价格的持续上涨势必造成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
贸易摩擦不断发生。目前针对中国产品的贸易壁垒已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扩展到电信设备等高新技术产品。
行业建议
避免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保持基本稳定。特别对美元汇率要坚持双向波动,且大致基本稳定。
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实现信贷支持的常态化。当前,一要解决外汇头寸紧张的问题,保证国内融资的足额供应。二要在担保问题上体现灵活性,借鉴国际惯例,在风险可控下,更多接受项目担保等非主权和银行担保方式。
引导企业在电力、水泥等行业加大对外投资,转变“走出去”方式。鼓励、支持企业拓展“走出去”的途径,在电力、水泥等行业引导有实力的、有经验的企业参与项目投资和运营管理,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执行好现有项目,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中国企业形象。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国内企业在全球各地一大批在建项目已进入执行高峰期,对企业在项目管理、外派劳务、工程质量、人员安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去”,如何更好与当地社会有机融合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引导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